爱·体育,爱体育(中国)扎根孔孟桑梓之地,从“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中走来,慕效先贤,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在一个甲子悠长的办学过程中广播种子,厚植教育沃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自信、笃学、厚德的优秀人才。
风雨砥砺,薪火相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曲师大始终把本科教学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之路。党委书记戚万学强调:“全校上下要增强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不断强化教学为先、质量为要的理念,向师范要品牌、向课堂要质量、向评价要效益。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教学含金量和课堂获得感,聚焦 ‘一流专业’‘一流本科’,全力推进教学‘双一流’建设,擦亮人才培养质量的‘金字招牌’。”
向“师范”要品牌
作为一所拥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和“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博士”完整教师培养体系的省属重点高校,曲阜师大一直坚守“教师教育”特色,以为基础教育培养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卓越教师为己任。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科特点,“整体规划、分层建设、重点支持、全面推进”,以“四轮驱动”加速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跨越攀升。培养一流师资,既需注重知识教育,又要追求技能教育。课程设置强调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职业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等,着重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让传统师范专业对接社会新需求,也是学校的改革举措。为支持教育精准扶贫,实习支教中,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实习任务后,须协助做好当地留守儿童日常关爱教育工作,以此提升其教师职业技能和师德。学校根据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需要,坚持“双向互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与地方政府建立了校地合作、联合育人的教师教育模式和长效机制,实现了高校与地方教育发展的互利双赢。学校入选山东省首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而且在2017年跻身教育部“推进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实施高校。
学校积极加强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强调以综合性促进师范性,以师范性彰显综合性特色优势,大力增强教师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师范实践性,重视现代教学理念的灌输,强化“三字一话”、说课、课件制作、教案评比、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运用等技能训练,培养和造就掌握现代教学技能、实践能力突出、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的高质量师资。学校将课堂教学与技能培训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使学生在比赛中加深对师范技能的理解和把握。 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学校连续四届实现获奖率和一等奖获奖人数“双料第一”;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学校连续五届夺得全国一等奖,是全国仅有的四所高校之一。近三年来,学生累计参与206项次科技竞赛活动,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及省部级奖2202项。
向课堂要质量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载体,这里有思想的碰撞、智力的角逐、师生情谊的积淀……目前学校每年招收本科生8000多人,让学校最为关心的是,如何保证本科培养质量不滑坡,保证这8000多人中最好的和最差的不要差距太大。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拟定了提升课堂质量实施方案,改革目标和改革任务,都落实在项目计划上,使改革有抓手、推进有载体。
为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广大教师将教学的重心从教师讲课的形式转向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和素质的养成,搭建起教师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沟通平台。按照“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和“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培养目标要求,学校鼓励教师们致力于探寻更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一课一本”读书计划、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卓越体育教师计划”、“厚基础+精技能”人才培养……学生们熟悉的教学配方带来了不一样的“味道”。
学校全面推行弹性学分制,强化课程建设质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完善课堂教学制度,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扩大小班化教学,推广分层教学。提倡教学不是简单地始于课堂,终于课堂,课堂不是教学的唯一着力点,而是要从 “课中”精彩转向“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学校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大量探究性学习,自主探求知识,课堂上师生有备而来,教师的教学引导与学生的吸收和批判相结合,课后学生在反刍和消化中实现知识融会贯通,一个有机的教学系统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快车道。
为支持教师投身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学校投入较大额度的奖励资金,支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项目,对在校内外参加各种竞赛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开展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项目的评优活动。这些评选结果直接与教师职称评聘、晋级及年度考评相挂钩。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师生需求的变化,学校不断推进教务信息系统的改进与完善,建成了集成化的教务系统和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的师生互动教学网站。学校还聘请老教授不定期开展教学法的推广活动,支持教师深造、交流和学习,加强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等,以提高教育教学服务保障能力。
学校持续推进因材施教,为学生搭配“课程营养套餐”,通过开设“专题研讨课”,鼓励承担部级以上课题的教师和青年博士围绕博士论文开展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生工作部门、教学管理部门、辅导员队伍等各方面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加强学风建设,以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向评价要效益
4月3日下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授课教师朱斌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上,多了两位稍显年长的“学生”。他们坐在教室后排,全神贯注地听着课,在厚厚的本子上记着笔记,花白的头发格外显眼。
其实,这两位“学生”是我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成员闫柯柱和韩庆奎,他们此行是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来。
学校坚信建立科学完善、运行高效的教学与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是规范教学运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曲师大通过全程监控和全员参与,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教学质量是“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组织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面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教务处、有关职能部门制定规章制度并实施质量控制,组织开展教学检查,集中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结果处理。教学督导专家随机听课,定期组织教学检查评估。学院负责贯彻落实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开展本单位教学检查、信息收集与反馈,按照学校的反馈信息组织整改。学生信息组采集、整理和反馈教学信息。
制度不流于形式,除了强大的团队,还需要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学校大力推进考试制度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改革,促进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深入开展形成性评价等多种考核方式,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使考试结果能反应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建立适应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今年开始,学校将课堂教学效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审细则,申报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必须经过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不合格的教师不具备职称评定资格。
校长张洪海说:“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我们要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场攻坚战,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
(作者:孙琪 来源:宣传部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责编:孙琪)